衢州害虫防治为您科普农业果蔬虫害防治技术方案
受保护的蔬菜害虫种类繁多,常年主要有虱子、蓟马、螨虫、蚜虫等重要刺吸害虫,世代重叠,昆虫数量大,抗性高,危害重;偶尔有小菜蛾、棉铃虫、甜菜夜蛾、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。受保护的栽培环境封闭,化学农药难以降解,污染严重。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保证蔬菜质量和安全、促进绿色植物保护的有效途径。为做好防治工作,制定了本计划。
一、防控目标。
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防治处置率95%以上,害虫整体防治效果80%以上,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%以内,化学农药使用量比传统防治方法低50%以上,保证蔬菜生产和产品安全。
二、防控策略。
针对保护蔬菜害虫的特点,采取实时监测、预防、压力控制、多政策战略,基于健康栽培、物理隔离和生态控制减少昆虫基础技术,释放天敌,应用生物杀虫剂为主要手段,将害虫损失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。
三、适用范围。
本方案适用于温湿度、光照、通风、密封控制良好的蔬菜害虫防治。
四、主要防控技术。
(1)虫源基数控制和健康栽培技术。
1.清洁棚子。收获前茬作物后,及时拉秧清棚,彻底清除残枝、落叶、落果、杂草、裸根等。,并在棚外集中无害处理。
2.土壤消毒。定植前,均匀适量撒上土壤消毒剂,杀灭细菌,处理后加入有益菌肥。
3.安装防虫网。在棚子旁边设置缓冲室,门口和入口及上,下通风口安装30-60个防虫网,防止害虫入侵。
4.棚屋消毒。覆盖防虫网后,将墙壁、棚膜、缓冲间均匀喷洒,1-2次播种或移栽10-15天。夏季休棚时,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15-21天。
5.种植功能性植物。芝麻、苜蓿等有利于天敌昆虫繁殖的蜜源植物种植在棚内空地;芹菜、茴香等避难所植物种植在棚内通风口前;或者选择性地将豆类等诱导植物放在一起,有利于集中消灭害虫。
6.健康栽培。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菌肥;移栽未携带病虫害的强壮幼苗;合理的肥料和水,合理的密集种植和产量负荷;地面覆膜控制湿度;使用氨基寡糖和蛋白质免疫诱抗剂,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。
(2)天敌释放技术。
1.害虫监测。苗期和定植后,采用色板监测或目视检测害虫种群的发生,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发现害虫。
2.释放技术。
(1)防治粉虱害虫。
害虫类型:温室白粉虱、烟粉虱等。
天敌品种:丽蚜小蜂、烟盲虫、金川钝绥螨等天敌。
释放技术:定植前15-20天,烟臭虫在苗床预防性释放0.5-1头/m2一次;定植7-10天后,监测发现害虫可释放天敌。丽蚜蜜蜂每7-10天释放一次,连续释放3-5次;或者烟臭虫连续释放2-3次,间隔7天释放一次;或者在叶子上撒上100-200只金川钝绥螨。
(2)防治蓟马害虫。
害虫类型:棕榈蓟马、西花蓟马、葱蓟马、管蓟马等。
天敌品种:小花虫天敌、胡瓜新绥螨、巴氏新绥螨、剑毛帕厉螨。
释放技术:定植7-10天后,监测发现害虫可释放天敌。小花虫的天敌每7-10天释放500头/亩,连续释放2-4次;或者在根部撒上100-200头/m2的剑毛帕林螨,在叶子上撒上100-200头/m2的巴氏杀菌新绥螨或胡瓜新绥螨,每2周释放一次,连续释放2-3次。
(3)防治害螨。
害螨类型:朱砂叶螨、截形叶螨、二斑叶螨等。
天敌品种:智利小植绥螨、加州新小绥螨、胡瓜新小绥螨、巴氏新小绥螨。
释放技术:定植10-15天后,监测发现害螨可释放捕食螨。在叶片上撒上5-10头/m2的智利小型绥螨。点片发生时,中心株释放30头/m2,每2周释放一次,释放3次。或者在叶片上撒上300-500头/m2的加州新绥螨,每周释放一次,连续释放3-5次,或者释放巴氏杀菌新绥螨和胡瓜新绥螨。释放方法与加州新绥螨相同。
(4)防治蚜虫害虫。
害虫类型:桃蚜、瓜蚜、豌豆蚜、萝卜蚜等。
天敌品种:蚜茧蜂、瓢虫、草蝇、蚜虫。
释放技术:定植7-10天后,监测发现的害虫可以释放天敌。蚜虫蜂按2000-4000头/亩,或瓢虫(卵)按2000头/亩,或300-500头/亩,或300-500头/亩。
(5)防治鳞翅目害虫。
害虫类型: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棉铃虫、斜纹夜蛾等。
天敌类型:红眼蜂、臭虫、半闭弯尾姬蜂。
释放技术:定植7-10天后,监测发现害虫可释放天敌。红眼蜂按2万头/亩,或臭虫按20-30头/亩,每5-7天释放一次,连续释放三次;或者半闭弯尾蜜蜂每150-300头/亩,每10-20天释放一次,连续释放1-3次。
(3)生物农药防治技术。
当释放天敌无法控制保护地害虫时,应使用生物杀虫剂进行预防和控制。使用前,应确定生物杀虫剂与天敌的兼容性,以减少其对天敌的影响。粉虱可选用矿物油、球孢菌素、藜芦碱等药剂;害螨可选用矿物油、苦参碱等药剂;蚜虫可选用除虫菊素、虫菊苦参碱、苦参碱、鱼藤酮、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;蓟马可选用多杀霉素、球孢菌素、金龟子绿僵菌等药剂;鳞翅目害虫可选用短稳杆菌、苏云金杆菌、印酊剂、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药剂。